CBA体测陷入漩涡,又何止是因为杨政

作者:网站小编 发布时间:2024-09-12 15:27:29

“CBA体测,专项速度耐力测试,四川队杨政未通过。”

“CBA体测,强度投篮测试,四川队杨政两组成绩均为0分。”

在距离24-25赛季CBA开打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体测”已经为联赛赢得了一些早期关注。除了杨政本人遭受了诸多质疑外,CBA的日子也并不好过。除了杨政引发的这些讨论外,还有数位球员在体测中受伤,都使得球迷对CBA体测的必要性,连带整个CBA联赛的专业性,都提出了不少的质疑。

今年早些时候的CBA选秀大会上,杨政在第二轮第1顺位被四川队选中,作为自带流量的篮球顶流网红,杨政即将亮相职业赛场,可谓是新赛季CBA的一个小话题。然而这个话题如今眼见正要胎死腹中,几乎要击碎杨政职业梦想的,正是全员体测制度的回归。

困住杨政的是CBA体测中的专项速度耐力测试,由于球员在测试中需要完成17次15米折返跑,因而有个江湖雅称——“夺命十七折”。

当然,要命的还不是这一组17次往返,而是这个测试要求球员跑4组,每组间歇只能休息2分钟 。同时,在4组结束后取平均成绩,按身高分3个档,1米95以下62秒达标、1米95至2米04之间64秒达标、2米04米以上66秒达标。

真正让杨政这位中国野球届大杀器无奈放弃的,便是四组17折带来的对心肺功能的强大冲击。经常运动的朋友们都知道,心肺功能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升的,需要长时间规律的训练,而杨政的篮球生涯,在野球这个圈子里,显然此前基本不存在如此职业化的训练。据杨政自述,他第一组冲得太猛使得第二组成绩下滑严重,甚至不得已放弃了后两组的测试,但从实际表现来看,他无论如何都距离合格有着不小的差距。随后的补测机会要想通过,恐怕也殊为不易。

杨政的遭遇引发了大量的讨论,有人认为一个年过30岁的球员,梦想大门如果就此关上未免太过不公。但也有不少球迷认为,对本就昏昏欲睡的中国篮球而言,就应该实施这样的全员管理政策,把那些跑不动、投不进、混薪水的混子通通刷掉。

高唱赞歌者有之,看衰者亦大有人在,但对杨政来说,他或许真正会感慨的,是他入选CBA偏偏赶上了全员体测的恢复。

CBA体测并非心血来潮的一大创举,而是由来已久。在CBA诞生之初,联赛就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体测标准,当时只有2项,也就是3200米长跑和全场折返跑。身高2米26的姚明当年就饱受其害。但是辛苦归辛苦,姚明在增重以前能够把3200米跑进13分半以内,最好成绩13分16秒,在他这个位置中当真可谓天纵奇才。

不是所有球员都能像姚明一样吃苦,也不是所有大个子都能像姚明这么能跑,3200米的测试吓住了很多人,CBA体测难住了不少高大的、带伤的球员。在困扰球员10年以后,2005年,当时中国篮球的掌门人李元伟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中,毫不犹豫砍掉了体测。

但在时隔6年后,宫鲁鸣在新任掌门人信兰成支撑下让CBA体测在2011年重新回归,不仅如此,带有实验性质的这次回归,包含2分钟强度投篮、负重深蹲、负重卧推、专项速度耐力、纵跳摸高、快速传球、全场攻防转换、三角移动等多达10个项目。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对体测评价褒贬不一,热度远胜今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战绩也显然成了检验CBA体测的重要标准。

2013年“马尼拉惨案”令中国男篮滑向深渊,宫鲁鸣上线“救火”,一向推崇“三从一大”的他掌握了话语权,CBA体测成为联赛硬性指标,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他还主张体测要更加科学,因此把体测的内容浓缩成了4大项:即2分钟强度投篮、负重深蹲、负重卧推、专项速度耐力,这四项测试正是沿用至今的CBA体测内容。

而随后,中国男篮在2015年重新登上亚洲之巅,CBA体测也成为宫鲁鸣成功的一大重要抓手,可即便如此,反对之声却从未停歇。在此期间,球迷们在2013年看到了冉冉升起的新星郭艾伦,完成夺命十七折后干呕了半个小时。易建联在后一年差点因为体测没能打上CBA。李晓旭更是在2016年的体测中遭遇了跟腱断裂的重大伤病。

到了2017年,姚明推出新的改革事项,再次涉及体测,将全员体测改成了每队抽取2名球员参加。每个赛季开始前,球员们抽签许愿跪求不要被抽中的画面一度成为球迷之间的谈资,像胡明轩在广东队内中签时还曾经得到过队员们的“集体祝福”。

但无论如何改革,体测的意外还是频频出现,前CBA联赛上海队中锋,身高超过2米2的张兆旭就在一次卧推中旧伤发作,他的整个职业生涯甚至都因此走向了拐点。

毫无疑问,CBA体测的出发点是好的。正如篮协在今年下发给各CBA球队,恢复全员体测的相关文件中写到的那样,体测的目标是“补足国家队运动员体能短板,联赛强化运动员体测准入”。但是一项简单的体能测试,究竟能否完成如此高大上的目标,却难免令人产生怀疑。

与中国足球如出一辙,篮球发展也是每逢胜利便高唱赞歌目中全无差距,每逢惨败必反思基本功和体能。

众所周知,中国男篮在乔尔杰维奇合同期满后正式换帅,和新任主教练郭士强一同回归的,还有中国篮球的功勋人物宫鲁鸣指导。在宫指导的影响下,不仅需要中国男篮集结海埂高原集训,CBA联赛全员体测也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回归。正是这种粗暴逻辑的简单重复。可事情真如设计者想象的那么简单吗?CBA体测和中国男篮国家队的成绩有可能划上等号吗?

多年的实践早已证明,篮球既不是简单练基本功和体能就能取得好成绩,也不是不练基本功和体能就可以取得成功的。这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理念革新很快的竞技性运动,它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持之以恒耐心培育。

CBA的全员体测可能是一项不错的举措,在CBA联赛内驱力不足、球员竞争不够强的当下,用制度手段驱使球员向前。即便可能造成王奕博受伤这类概率事件,但也会让如杨政这样达不到职业要求的球员们更认清差距,意识到自己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对整个联赛的数百名球员都注入一些难能可贵的自驱力。

可过往的经验也告诉我们,CBA体测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甚至这个瓶都不是新的。过去就曾有无数人质疑体测的真实性,体测多人不过关,补测不允许媒体进场,然后普遍过关。也有人质疑分数标准制定的合理性,短短十来年,2分钟强度投篮的合格标准可以在30中10到30中20间来回浮动。

这些年,体测来又来去又去,要求一变再变,规则设定一改再改,但实质内核仍是老调重弹。

当中国三人篮球已经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辅助训练,当国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者已经武装到牙齿时,CBA体测的内容和十几年相比却几乎毫无变化。当篮球世界的日新月异逼迫全世界各国的球队去接受和尝试新理念新方法时,我们却又开始了一轮“文艺复兴”。

CBA体测伤害的恐怕不是王奕博的腿、杨政的自尊心,伤害的其实是市场化职业化改革进行了十几二十年的所谓商业联赛,翘首以盼期待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的万千球迷。在一个联赛经历了近30年时间后,还需要体能测试作为准入的基本条件,它真的代表着一种进步吗?

但不可否认,不管是测或不测,短期内都不可能改变中国男篮和CBA的面貌,不足以打破这可怕的寒冬。

事情矛盾的点也不在于24-25赛季CBA联赛体测的本身,而在于当我们翻开过往、看向未来时,仍然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吵吵闹闹间,CBA体测或许只是添了一些谈资,没有长久的坚持,没有制度的完善,没有科学的进步,有的只是在一件事情上来来回回地长期摇摆。

这是一场永远不会停止的争论:体测会刷掉混子球员、体测能增强体能、体测会导致伤病、体测应该有国手优待和老将优待、体测项目设置不合理、体测……等等等等,在十余年间已经有过了无数的讨论。

杨政让这场讨论再度重启,也使得CBA体测又一次登上了风口浪尖。至于补测他是否通过,好像都会引发更为强烈的声响……

Copyright © 2022-2023 看球直播